一、专业简介
学院游戏艺术设计(交互设计)专业为上海重点建设专业和校企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示范专业,获得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技能教学设计比武一等奖,承担上海市贯通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项目。
专业致力于关注与AI交互设计、游戏智能设计以及功能游戏(严肃游戏)领域相关的游戏产业技术发展。积极探索游戏学习(game-based learning)、仿真与训练、行为改变、商业与市场、文化遗产与旅行等在游戏领域的应用,并拓展至非纯娱乐目的的游戏与仿真应用。依托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以及腾讯游戏、GGAC平台、DENA CN、维塔士、波克城市、开天工作室等的产业力量支持,以大量国际化项目为驱动,全面对接游戏交互设计行业的最新工艺和流程。我们以交互设计应用能力为核心,围绕AIGC相关的新技术研发,培养符合未来产业需求的创制型复合人才。
VR沉浸式游戏设计方向
游戏艺术设计(交互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已经有19年,设立游戏虚拟交互设计工作室、数字雕像潮玩研发工作室、蓝极光游戏实训工作室,深度推行产教融合同时对接行业最新标准,将虚幻引擎、沉浸式虚拟空间交互以及VR游戏等游戏+行业新技术技术、行业规范标准导入实际教学,切实以注重游戏新技术研创和游戏内容品质提升作为核心的研创一体人才培养目标。
蓝极光游戏实训工作室参与众多3A游戏项目,如《虚幻争霸》以虚幻4引擎打造的《战争机器》风格的5V5竞技射击MOBA游戏,游戏设计专业师生参与最新主角皮肤三维制作,参与人数30多人,制作主角换装20多种。《原神》由上海米哈游制作发行的一款开放世界冒险游戏。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共同参与场景制作,参与人数12人,制作场景道具30多件。产教融合实训工作室,游戏大厂资深技术人员作为产业导师全程融入教学,教学内容贴合行业一线最新技术流程,以大量国内外知名游戏项目如《刺客信条》《上古卷轴5:天际》《恶魔契约》《穿越火线》《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虚幻争霸》等为驱动,已经建设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游戏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使命召唤16》项目,学生共同参与三维道具制作
《虚幻争霸》项目,师生共同完成20套角色装备制作
三、主干课程
游戏UI交互设
计本课程专注于游戏UI的交互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游戏界面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门课程内容包含游戏UI界面交互设计制作及输出规范,移动端手机游戏界面设计,各类游戏LOGO、移动端ICON及职业徽章的设计。紧跟市场动态,本课程全面传授前沿、实用且富有创意的设计知识,强调交互设计在产品中的商业价值及其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游戏UI交互设计的核心技能,为未来在游戏行业的交互设计、VR虚拟UI设计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可胜任的岗位包括游戏UI交互设计师、2D美术设计师以及数字交互设计师等,满足游戏行业对高素质交互设计人才的需求。
游戏三维制作
主要课程内容:是为了今后从事游戏、动漫、影视及虚拟现实等行业中模型的建模、贴图等制作环节的各个工作岗位而必需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手绘制作、次时代制作流程及规范,还特别融入了3D扫描技术应用,以及最新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游戏行业全流程及规范,同时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现代审美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虚拟引擎技术
主要课程内容:学习各类游戏引擎编辑技巧、引擎的各项功能以及应用技巧,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其在游戏、VR/AR领域中的使用,并结合项目案例学习程序开发基础和实例、各种平台发布技能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游戏设计专业知识素养和综合素质。
数字雕刻
联合开天工作室打造数字雕像以及潮玩手办制作课程,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造型和创意思维能力,突破传统雕塑理念,采用数字雕刻,运用软件塑造形象,并且通过讲述人物角色基本结构、游戏角色分类、雕刻要素、雕刻技巧、拆建技巧等造型理论和应用,使学生能够了解三维塑造的方法和要求,提升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艺术创造力。
游戏特效设计
本课程为产教融合课程,结合大量的产教实例介绍了3D游戏特效的发展和在游戏中的应用。以游戏特效制作的基本思路为线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UNITY以及虚幻引擎软件操作能力,设计复合游戏风格的特效,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游戏特效行业的制作流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目前国内各运营公司中与游戏制作相关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加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