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12月,是经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学院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校训,走出了一条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特色发展路径。现设15个招生专业,涵盖9个中高职贯通项目与10个高本贯通项目,在校生规模达2400余人,构建起专业集群化、项目贯通化、育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上海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动漫游戏原创高地和亚洲演艺之都的战略机遇,学院锚定新文创、新影像、新演艺等产业脉动,实施“产教融合、艺科融合、数智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先后建成数字娱乐、虚拟影视制作、演艺新空间和数智光影演艺四大市级一流高职专业群,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结构重塑。学院拥有电视剧制作甲级许可证,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奖”,多项作品与项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等部委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持续释放“影像力教育”品牌效应。

    在新技术布局上,学院率先建成全国高校首个“5G+数字虚拟仿真智能影棚,围绕虚拟拍摄、虚幻引擎、动作捕捉、数字资产管理等核心环节,构建集教学、创作、孵化于一体的实训平台。依托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交叉+专业融合的教学创新,在虚拟拍摄、数字人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已走在全国前列。近两年,相关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5年更获评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在艺术职业教育创新赛道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产教协同方面,学院坚持“企业嵌入、项目导入、平台支撑、成果转化”的四位一体机制,连续两届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牵头成立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文化艺术科技工作委员会和数智光影演艺工作委员会,构建“创意驱动+科技引领的艺科融合矩阵,持续拓展数字人、AI影像生成、虚拟内容创制等前沿领域。重点推进“1+3+X”产业协同体系,以虚拟影视制作为核心支点,联动数字演艺、数字内容、数字传播三大板块,打造面向未来的新质技能引擎

    同时,学院积极融入上海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景化教学+真实化项目+产业化孵化的联动机制,提升产业适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上海之光》等原创项目服务于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与上海地标性演艺项目,逐步构建项目驱动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的实践闭环,展现出显著的城市文化赋能效应。

    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数智赋能水平与协同育人质量。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融合领先、契合产业的高水平艺术职业院校,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与新时代文艺创作传播的重要阵地,为上海建设世界级影视文化新高地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与创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