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25年2月19日至20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在B109报告厅召开2024-2025第二学期开学准备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共谋发展新篇章。会议由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是科圣主持,学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加。
明确方向,凝聚共识
2月19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学院、影视科创学院、传媒学院、表演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就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新学期,数字学院将以“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精确落地职教需求、精诚锚定教育成果、精心打造教师团队”为四大核心内容,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表演学院着眼于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计划通过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以代表性作品和重大赛事带动专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推动专业快速发展;传媒学院将以AI赋能教育创新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数智文旅光影演艺专业群建设,探索高效智能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本贯通高质量发展;影视科创学院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十四五”任务清单、政策指导文件及学期重点任务,着力推进产业链、教育链及创新链“三链融合”,培养专精数智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交流,以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数字学院院长包文君汇报交流
传媒学院院长顾平汇报交流
影视科创学院院长褚亮汇报交流
表演学院院长曲慧佳汇报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长生汇报交流
是科圣对二级学院汇报情况进行了点评,强调各学院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创新驱动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将AI技术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整体发展。
常务副校长赵炳翔指出,顶层设计是办好一所好学校的有利措施。他强调,要以“木桶效应”补短板,以“蝴蝶效应”重细节,以“边缘效应”促创新,以“协同效应”聚合力,要求各二级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协调与局部优化的平衡,要分主题召开教研会,加强专业群建设;加强分阶段教研,重视项目成果申报;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抵制教学科研弊病和违反校级校规现象,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共同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查促改,提质增效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以高质量备课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2月20日早上,教务处组织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活动。常务副校长赵炳翔出席,二级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叶金梅、传媒学院教师程金璇、刘赛航、表演学院教师彭诗洋等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就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示范展示。新入职教师也积极参与备课分享,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与专业素养。
常务副校长赵炳翔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根本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刻认识产业变革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他强调,一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革,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二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四要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凝心聚力,服务育人
2月20日下午,教务处和学生处分别就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教务处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紧扣最新政策文件精神,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升级、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部署,提出各岗位对标及要求,确保各项任务精准落地,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学生处着重介绍了新学期的学生工作计划,包括辅导员队伍建设、AI辅导员智能平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会议最后,对2024年度秋季学期教学成果获奖进行了表彰。江帆副校长以此勉励全体教师继续发扬勤奋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她对各二级学院的汇报给予了肯定,对各二级学院本学期的努力方向、重点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在新学期中,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拓展行业企业资源,精准定位,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统一方向,统一理念,统一步奏,将好的想法落到实际的教学体系中,为持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学校新学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凝聚了共识。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校训精神,加强学习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砥砺奋进。
文字、图片:陈倩、胡东